12月14日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就東九龍線在立法會的口頭質詢時提出建議方案,但方案未能連接及將軍澳和藍田北,被一眾議員批評「大打折扣」。
運輸局提出的建議方案未必是完美,但亦算是務實,考慮了地理上的可行性及居民的需要性。大家可知道寶達和藍田基本上位於兩座不同的小山上,兩個地方都高於水平綫約70至140米,中間被將軍澳隧道的出入道路分隔,地形好似個」凹」字形,高低差甚高。路軌如走地底,則要離開地面很深處。走架空時,中間架空路段離地面很高,因是隧道出入口位置,引致難於建支柱。可見地勢上已經存在很多局限性。
發展規劃上,觀塘及藍田也是個已完全被發展的舊區,四周都已興建密密麻麻的屋邨或建築物,加上地勢的局限性,要進行大規模的架空工程實不容易,這導致東九龍線難於連接現有的觀塘線。
本人居住在藍田北多年,對東九龍線沒有包括藍田北並沒有失望。當然大部分人也希望屋企近地鐵沿線,方便出入,但藍田北乘坐小巴及巴士五至十分鐘可到油塘、藍田及觀塘站,就算是步行也只需約20鐘便可到藍田站。
實際更加需要改善交通的是居於寶達、安泰及四順附近的居民。這些地區都是公共屋邨為主,亦比較遠離地鐵沿線。因早期沒有規劃好交通網絡,過分依賴兩三條道路到來接駁到地鐵站,導致上落班時間嚴重塞車;如遇上交通意外導致的阻塞,更有可能癱瘓整區的交通。更壞的是當安達臣道這地區繼續發展及居住人口不斷上升,但道路設施沒有改善之下,這樣會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今次政府的方案可以為這些地區的增設多一個出行的選擇,有效減少解決依賴路面交通,改善道路擠塞的情況。
除了現在的方案,希望政府能夠便進一步計劃將這些地區的交通網絡向北伸延。配合政府已經提出了的北都會區發展方案,將交通網絡向北伸延可以方便居民未來往返北都會區的同時,可進一步起分流作用。如不趁現在早點規劃,市民又不知何年何月才可等到有進一改善交通的希望。
雖然明白各黨派要利用東九龍線來吸選票,不斷倡議覆蓋最多有選票的地方,當可設站時就大聲同居民講「成功爭取」,但設站失敗時就指政府無能,將責任全推給政府。但爭取選票也應要會考慮一下可行性及效益,單純事事從選票出發,這只會不斷浪費社會資源,製造一隻又一隻的「大白象」,就好似5000萬的觀塘海濱音樂噴泉,成效如何? 市民有目共睹。
文:陳進雄
是一個香港智庫組織 民主思路理事。從事醫療科技行業多年。在2019及2021年參加地區選舉,期望可以為我們下一代帶來優質民主。
*作者文章觀點,不代表堅料網立場